爱情的深刻的基础是人的生物因素(性欲、延续种属的本能)。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性别的分化是由于染色体不同而形成的,根据染色体的组合情况,XX型是女性,XY型是男性。男性具有男性性腺(睾丸),女性具有女性性腺(卵巢),从性腺分泌出的性激素使男女两性发展出特定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并产出性的冲动。人体的所有器官(血液循环系统 ,内分泌腺等)又都是和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

 

性欲是爱情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青春期是性机能发育成长期,在此阶段由于性腺的功能开始变化,性机能逐渐趋于成熟。丘脑下部分泌出促进性腺素,促使脑垂体分泌出性激素,再促使人的生殖器官中的性腺发育并分泌出性激素。性激素的功能在于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激发副性特征的发育。主性器官的变化称为第性特征,随之而来的是第二.性特征,即副性特征的出现。第二性特征是指青存期男女特有的在性激素的刺激下所出现的身体内外部的系列变化,如男性喉结突出,肌肉发达,长出胡子,声调变低,身体逐渐变高;女性乳房隆起,声调变高、骨盆增大,皮下脂肪丰富等。

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机能迅速发展,男女开始强烈意识到两性差别和性意识的觉醒,通常称之为“情窦初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埃利上在他的《性心理学》中对爱情进行了生物学和心理学总结,他认为:“恋爱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双重的,第-重的发展是由于性本能向全身放射……第重的发展是由于性的冲动和其他性质多少相连的心理因素发生了混介。”他的论述证明,爱情是在特殊的生物基础上发生的、在青存期,由于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引起了青年男女生理上的重大变化、其中主要变化之,表现为含有性因素的刺激与反应增多,对有关性的问题反应比较敏感,体验比较深刻。

第一,表现为由于性能的发育成熟,使青春期的人对性的刺激的反应特别敏感,这时由于异性的刺激,如俊美的容貌,柔和的声音,温馨的肌香等,都会引起人的性冲动。另外,外生殖器受到刺激时也可能引起人对性的冲动、人对这些由视觉,听觉及嗅觉所引起的性冲动的反应和由于外部刺激部分外生殖器官所得到的性快感,使人开始对异性的寻求。

第,随着性机能的逐渐成熟和性感知的不断积累,青春期的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常思考一些异性的问题,从面对这些问题有所认识。如少年在思维过程中把过去所得到的一些自我性感知与现实中的异性对象联系起来,因而对两性的关系和意义有所认识;又如青年想象异性对象,考虑如何追求异性对象等。

第三,由于在日常与异性的接触中,人逐渐地认识了两性的差别及关系,对异性开始怀有一定的态度,如对异性的好感、思慕、爱情和性嫉妒等。

第四.由于性生理的成熟,青年产生对性知识的兴趣,这是青年性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正常表现。随着第二性特征的出现,特别是男子的第一次遗精,女子的“初潮”之后,青年男女对性知识的兴趣明显增加,渴望了解有关异性方面的知识。如爱看有关性知识方面的书籍;同性在一起常谈论有关异性方面的问题,男女青年,尤其是女青年特别喜欢看爱情小说和有关家庭生活方面的小说,常把描写爱情的语句、诗词细心地摘抄下来,甚至背熟。随着生理发育慢慢完成,男女青年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到异性吸引的存在。因而总是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接近异性,探索异性的秘密。或者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对异性表示好感,希望得到异性的爱。就像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的:“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爱慕是人们恋爱成功与婚姻美满的基础。弗洛伊德用性欲来分析人格构成及文明发展的学说受到了后来学者们的批判。弗洛伊德对男、女两性性心理的发育所做的研究说明了他的勇气和洞察力,但他把性欲当做是无意识的、不可捉摸的,而且把它作为人一切性感的起源则是片面的。在爱情方面,弗洛伊德的学说容易造成人的误导:似乎爱情的和谐重在性活动的调节。现在,许多杂志纷纷把性调适的方法作为医治爱情沙漠的好办法。它们不断地告诉人们(特别是女性)如何做到性感,如穿什么样的睡衣、卧室中用什么样的灯光才能唤起性爱。然而人们越来越多地忽视的却是精神之爱,是爱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它能使爱情婚姻充满玫瑰色彩。

本能虽能使人的潜在的感情宣泄出来,但它并不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恣意驰骋。人是不能超越本能的,比如人不能摆脱性欲。但是,人并不是盲目地受本能的直接作用,他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本能的需要,使它更具有人性,更具有社会性。比如,性能力是人内在的、无目的的力量,它一直是潜在的,人们会根据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控制它。只有获得关于某人的具体许可后,也就是“心上人”具体出现后,性活动才开始形成,性能力才开始释放。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观念及道德力量相当有力地控制着人本能的欲望和要求。

爱情的其他动力情爱中最根本的因素是性欲,性欲是情爱的原始动力,但是,性爱仅仅是情爱产生的生物基础,它不能作为爱情的绝对动

力。爱情是集各种感情的综合体。如果仅仅承认性爱的绝对作用,就等于把爱情庸俗化,片面化了。如果只承认爱情存在于有性欲的人中,就会残忍地践踏社会上另一些人,诸如基本丧失性欲的老年人、残疾人的爱情需要。

法国19世纪的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在《心理学原理》中讲恋爱是由9个不同的因素合并而成的,各个彼此分明,每个都很重要:一是生理上的性冲动;二是美的感觉;三是亲爱;四是钦佩与尊敬;五是喜欢受人赞许的心理;六是自尊;七是所有权的感觉;八是因人我之间隔阂的消除而取得一种扩大的行动自由;九是各种情绪作用的高涨与兴奋。他的结论是:“我们把所有能表示的大多数的比较单纯的情绪混合起来而成为一个庞大的集体,这集体就是情爱的情绪。”

 

20世纪德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则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解释爱的起因:爱产生于人们对孤独的焦虑。孤独意味着被割断社会关系,意味着无助,意味着无力主动地把握这个世界一人和物。人--所有的每个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一一面临着完全相同的问题:怎么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它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不能实现它,就意味着愚蠢或毁灭自我毁灭或他人的毁灭。没有爱,人类便不能存在。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种种屏障的能力,一种把自已和他人接合起来的能力。爱之所以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而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正是在于它是给予而不是接纳。给予并不是放弃、失去、牺牲某些东西,而是指把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如快乐、兴趣、同情心、谅解,知识等给予别

人。正是在“给予”中,人体会到自己强大、富有、有能力。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人备感快乐。使人感到自己精

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欣愉悦。

弗洛姆认为,爱除了给予的因素外,还包含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爱就是对我们所关心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地关心,爱的本质就是要为某种东西付出劳动及使某种东西成长。责任感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对一个人的需要作出反应。责任感必须有尊敬的因素,否则它很可能退化为支配和占有。尊敬一个人并不是畏惧这个人,而是指客观地观察一个人并能发现这个人的独特个性,并让这种天性自然成长。如果不了解这个人,那么对这个人的关心和责任感便是盲目的,更谈不上尊敬这个人。爱的本质是深人到内部本质去理解,全面了解的惟一的办法在于爱的行动。

从生理学上看男女都有异性的荷尔蒙,具有明显相反的两性物质。性的两极分化导致人们寻找特殊的结合方式,由两性的生理、心理的结合中,人才具有创造力。在男女的爱情中,两者各自都获得了新生。不光是人类存在着阴阳两极的动力,自然界中也同样存在着阴阳的结合,比如大地与雨的相向、河流与海流的相向、昼与夜的交融、黑暗与光明的交递等等。

弗洛姆最终的断言是:爱是一种意志行为,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同另一个生命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决策行为。爱某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还是一种决策,一种鉴赏力,一种诺言,一种以生命依存的行为。弗洛姆的观点表明了不能把爱情和性欲绝对化,爱情中精神与肉体、情感与性欲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若把性欲作为爱的主要动因,那么,人类的爱情就像动物的交合。假如是这样,那么嫖客与妓女之间为满足欲望而进行的买卖也可看作爱情了。反之,如果片面强调精神的因素,贬抑性欲,就不免走向禁欲主义。

人类爱情的特征是:大脑可以把爱的感受储存起来,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适当的外部剌激可重复感受的情愫。这就是为什么人到暮年,重温过去的爱情能够体验美的感受。这就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意识的作用可以使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肉体的束缚,使爱情更多地体现为精神的依恋。

总之,爱情的动力不光是性的欲望,其他的如关怀与被关怀、思念与被思念、尊敬与被尊敬、给予与得到、认识与被认识、肯定与被肯定、审美与被审美等一系列人类内在的心理及精神因素都在鼓动着人们孜孜不倦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关联文章

浏览量:0
首页    专业知识    爱情心理学01:爱情产生的生理因素